写小黄歌,你要严肃点的好!这话可不是对《碧玉刀》原作者墨玉连珠说的哦。是某个小可爱,专门跑到我的帖子里跟我说的。人家老严肃了,金瓶梅都不算小黄文了,得严肃点对待,写潘金莲勾引武松是不对的,人家武松不是这样的人。
哎吖,这真是逮着老实人使劲欺负了。写小黄歌的人里面,还真就没我这样较真严肃,引经据典的主儿了。最近的作品,从《小周后子夜裸奔》、《《秦淮八艳》、《晓秋月明三版》、到最新的《武松杀妻》,那都是有本有据的。武松杀妻是《金瓶梅》里面的原文,根据原文而写,还有比我更严肃的主儿么?有意见的话,请烧纸上香,对兰陵笑笑生说。要是还不满意,到阎罗王那儿告状也行,告他诋毁武松,破坏武松高大威猛的文学形象。
好了,不吐槽了。说说为啥改编《碧玉刀》。原作者墨玉连珠,把大框架布置得非常漂亮。完全符合歌词通过模糊性换取广泛性的要求。几乎所有相近题材的东西,《碧玉刀》都可以拿来套用,可以有较大范围的代入感。《碧玉刀》这作品,是天生的精品结构。
正因结构非常出色,所以一些小细节上的瑕疵,在我这种较真的人眼里,就显得很突出了。一些地方,语意模糊,我还专门请教过原作者墨玉连珠,大佬自己说的,别较真,就是为了押韵,词穷了硬套的。
嗯,要是一时词穷的话,那打磨一下就是了。例如最后:“又是一鼎炼丹灶”。这显然是文法上不通的,显然也是为了押韵的无奈之句。所以对一些我对一些语意模糊,甚至文法不通的地方进行了一些雕琢。
并非是说我自己比别人牛逼,而是多花多少时间的问题。改编不需要太多考虑结构,一股脑地完善细节,那自然容易得多。
另外,还有一些地方,是逻辑关系前后呼应不太对的。例如开篇树立的形象就是白袍玉刀的女将形象。但后面又有金盔金甲的细节,这就很矛盾了。俗话说:女要俏一身孝。写漂亮女将的,还真的是白盔白甲白战袍的多,为的就是衬托她的美貌。再比如,肉戏里面,用长枪捅菊花的细节,有点挺吓人的。这可不是玩儿风月把戏了,而是要人命了。突兀出现的道具长枪,似乎既没必要,又不合理。套用原作者女将自己炼出来的淫丹,用在她自己身上的逻辑,那么她惯用的“碧玉刀”,其实是更好的道具,刀柄捅菊花,让她自作自受,恐怕对“女将”本人的刺激更大。
所以,这些细节我都进行了修改,让前后的逻辑关系更通顺。
好了,不多说了,大家听歌过瘾吧。最后对原作者墨玉连珠致敬。修改您的大作,只因喜欢,绝无不敬,更非炫耀。
链接如下:
此帖售价 0 SP币,已有 1036 人购买
若发现会员采用欺骗的方法获取财富,请立刻举报,我们会对会员处以2-N倍的罚金,严重者封掉ID!